基本:本指做官或从军,离乡背井,飘流在外。
古义:原指读书做官或仗剑从军,背井离乡。
今义:后谓因求取功名而出门在外,久游未归。
1、功名希望何时就,书剑飘零甚日休。
元曾瑞《喜春来·未遂》
2、痴呆,柯于无言难打孩,哀哉,书剑飘零甚日回。
明胡文焕《群音类选·<玉簪记·旅邸相思>》
3、金碧鲜明赭墨残,看山尽是思君处。书剑飘摇绝可怜,层峦过眼随风烟。
清张问陶《船山诗草·三·栈中怀王椒畦》
4、屈指七年来,悃忱叠积,魂梦依依,徒以书剑飘零,绝无寸进。
清周广业《上卢抱经先生》
5、弟半生书剑飘零,寄食江湖,囊中不名一文。
现代姚雪垠《李自成》三卷一章
6、小生书剑飘零,功名未遂,游于四方。
元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一本第一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