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,学习精妙成语,传承千年智慧

您当前的位置: 成语大全 >  成语“口诛笔伐”详细解释

口诛笔伐[kǒu zhū bǐ fá]朗读

褒贬中性 结构并列 组合abcd

# 基本释义

基本:用言语或文字宣布、声讨敌对者的罪行。也用于谴责坏人坏事。

口诛:用言论进行责罚。
笔伐:用文字进行征讨。

# 例句

1、面对社会上的不正之风,他勇敢地站出来,用文章进行口诛笔伐
2、在线社交媒体上,一些键盘侠常常对公众人物进行无情的口诛笔伐

# 成语故事

明末时期,浙江山阴人张岱出生于显贵的书香门第,其重要著作《石匮书》是他花费近五十年时间完成的。有些看过此书的人认为,《石匮书》虽然写得很好,但未能顺应潮流而拥戴东林学派,恐怕不合时宜。 张岱对此深感不满,在给李砚翁的信中强调了言论自由的重要,表示只有健全的舆论才能带来健全的政治。张岱引用了宋代吕祖谦的话:“见辱于市人,越宿而已忘;见辱于君子,万世而不泯。君子所以口诛笔伐于荜门圭窦之间,而老奸巨滑心丧胆落,得恃此权也。”大意是:被普通人羞辱,过一晚就忘了;被君子羞辱,一辈子也无法忘记。这就是君子经常用言语和文字来揭露、指责那些奸诈狡猾之人罪状的原因。 后来,成语“口诛笔伐”逐渐流传开来,用来指用言语和文字来揭发、谴责他人的罪状。

# 近义词

大张挞伐
笔诛墨伐
鸣鼓而攻之

# 反义词

歌功颂德
交口称誉
树碑立传

# 同义异形

笔伐口诛

# 出处

他捐廉弃耻,向权门把富贵贪求,全不知口诛笔伐是诗人句,陇上墦间识者羞。

明汪廷讷《三祝记·同谪》

# 引证

1、他捐廉弃耻,向权门把富贵贪求,全不知口诛笔伐是诗人句,陇上墦间识者羞。

明汪廷讷《三祝记·同谪》

2、启超一介书生,手无寸铁,舍口诛笔伐外,何能为役?

近代梁启超《反对复辟电》

3、古语说“口诛笔伐”,口和笔本来可以用来做战斗的武器,标语口号正是战斗的武器啊。

现代朱自清《论标语口号》

4、是真是假,是正是错,文章俱在,无法逃罪,只好让后世的读者口诛笔伐了。

现代巴金《随想录·〈真话集〉后记》

5、君子所以口诛笔伐于荜门圭窦之间,而老奸巨猾心丧胆落。

宋吕祖谦《与李砚翁》

6、自然,批评者的口诛笔伐,一定是自以为看到了非,于是乎动手指摘的。

现代唐弢《谈批评》

7、这回的招待休士,我并未接到通知,时间地址,全不知道,怎么能到?即使邀而不到,也许有别种的原因,当口诛笔伐之前,似乎也须略加考察。

现代鲁迅《南腔北调集·给文学社信》

8、虽手无缚鸡之力,难与强寇兵戈相见,但鞍前马后,口诛笔伐,老夫力胜也。

当代王旭烽《茶人三部曲》二部一二章

9、你们作家用笔写,我们用子弹、用手雷、用大炮写。你口诛笔伐,我们夺取山头。

现代巴金《军长的心》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