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:手捧经书质问驳辩。
比喻:比喻学生或弟子向老师求教、发问。
今义:后多用来指弟子从师受业。
帝正坐自讲,诸儒执经问难于前。
南朝宋范晔《后汉书·儒林传序》七九
1、于维太翁,间气以钟………缓急扣门,拯人于险。学优厌仕,弟子如云,执经问难,若后而瞠。
明徐渭《徐文长逸稿·二三·潘承天祭陈封君》
2、膝前况有驹千里。喜从容、执经问难,师生父子。
清赵怀玉《秋籁吟·贺新凉·张载芬秋林课子图》
3、五岁人家塾,即解诵读,十一人宗学,执经问难,为师长所期许。
清爱新觉罗敦敏《敬亭小传》
4、作文曰染翰操觚;从师曰执经问难。
明程登吉《幼学琼林》第四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