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,学习精妙成语,传承千年智慧

您当前的位置: 成语大全 >  成语“螳螂捕蝉,黄雀在后”详细解释

螳螂捕蝉,黄雀在后[táng láng bǔ chán , huáng què zài hòu]朗读

结构转折复句 组合abcdefgh

# 基本释义

基本:螳螂一心捉蝉,不知黄雀在后正打算吃它。

比喻:比喻只顾眼前有利可图,却料不到祸害就要降临到自己的头上。也比喻只顾一心算计别人,却不知有人也在算计自己。

螳螂:昆虫,全身绿色或土黄色,头呈三角形,触角呈丝状,胸部细长,有翅两对,前腿呈镰刀状。捕食昆虫,对农业有益。有的地区叫刀螂。
捕:捉,逮。
蝉:昆虫,种类很多,雄的腹部有发音器,能连续不断发出尖锐的声音。幼虫生活在土里,吸食植物根的汁液。成虫刺吸植物的汁。
黄雀:鸟名。雄鸟上体浅黄绿色,腹部白色而腰部稍黄。雌鸟上体微黄有暗褐条纹。鸣声清脆,饲养为观赏鸟。
在:表示人或事物的位置。
后:方位词。背面的部分;人或物背面所朝的方向。

# 提示

含警示意。

# 例句

1、在这个政治舞台上,各个势力都在争夺权力,但螳螂捕蝉,黄雀在后,真正的赢家往往是那些隐藏在幕后的人。
2、他以为自己可以轻易地骗取那笔巨款,却没想到螳螂捕蝉,黄雀在后,他的同伙早已背叛了他,向警方告密。

# 成语故事

公元前584年,吴国国君吴王打算攻打楚国。吴王寿梦这个人刚愎自用,拒绝任何人的劝谏,对跟随在左右的侍从们说:“谁再敢劝我,就坚决杀掉他!” 吴王亲随当中有个年轻人,他想劝阻吴王却又不敢直说,不知如何是好?于是,他每天清晨怀藏弹丸,手拿弹弓,在花园里走来走去,露水沾湿了他的衣裳。就这样,一连三个早晨。 吴王疑惑不解地问他说:“你为什么自讨苦吃,把衣服湿成这般样子呢?” 这个年轻人回答说:“花园里有树,树上有蝉,蝉儿落在高高的树上,发出‘知了,知了’的悲鸣声,偶尔喝着清凉的露水。它并不知道,螳螂正躲在自己的背后,准备吃掉它;螳螂弯曲着身体,弓着脚背,想要捉住蝉儿,它并不知道,黄雀正在自己旁边准备吃掉它;黄雀伸长脖子准备吃掉螳螂,它并不知道,我的弹丸正在树下瞄准它。蝉、螳螂和黄雀,都只顾想着得到眼前的利益而没有顾及到各自的背后还有祸患。” 吴王听后,颇受启发,他说:“你说得很正确!”于是他就取消了攻打楚国的计划。

# 近义词

一物降一物

# 同义异形

螳螂黄雀

# 出处

睹一蝉,方得美荫而忘其身;螳螂执翳而搏之,见得而忘其形;异鹊从而利之,见利而忘其真。

战国庄子及其后学《庄子·山木》

# 引证

1、后数年,闻山东雷击一道士,或即此道士淫杀过度,又伏天诛欤?螳螂捕蝉,黄雀在后,挟弹者又在其后,此之谓矣。

清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·槐西杂志四》

2、园中有树,其上有蝉,蝉高居悲鸣饮露,不知螳螂在其后也;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,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。

西汉刘向《说苑·正谏》

3、你想得太简单了,你也高兴得太早了!螳螂捕蝉,黄雀在后,还没等你走出第一步,还没等你的手伸出来,也许你早已成了阶下囚了……

当代张平《抉择》三二

4、楚庄王将兴师伐晋,告士大夫曰:“有敢谏者死无赦。”……孙叔敖于是遂进谏曰:臣园中有榆,其上有蝉。蝉方奋翼悲鸣,欲饮清露,不知螳螂之在后,曲其颈,欲攫而食之也。螳螂方欲食蝉,而不知黄雀在后,举其颈,欲啄而食之也……此皆贪前之利,而不顾后害者也。

西汉韩婴《韩诗外传》卷一〇·二一

5、而世人罕能修身厉己,自求多福,方更越礼过度,坐致覆亡,此官尼所以讥鲍庄子之智不如葵,而孙叔敖譬以螳螂伺蝉,不知黄雀在后。

唐刘知几《思慎赋序》

6、客言莫谩笑古人,笑人未必不受嗔;螳螂袭蝉雀在后,只恐有人还笑君。

宋范浚《香溪集钞·六笑》

7、你们不应该打边区,你们不可以打边区。“鹬蚌相持,渔人得利”,“螳螂捕蝉,黄雀在后”,这两个故事,是有道理的。

现代毛泽东《质问国民党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