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,学习精妙成语,传承千年智慧

您当前的位置: 成语大全 >  成语“道高一尺,魔高一丈”详细解释

道高一尺,魔高一丈[dào gāo yī chǐ , mó gāo yī zhàng]朗读

褒贬贬义 结构转折复句 组合abcdebcf

# 基本释义

比喻:比喻一事物兴起,又有一事物超越其上。也比喻一方的力量超过与之敌对的另一方。

古义:原为佛家语,用来告诫修行者,警惕外界的诱惑;认为修行每当达到一个阶段,都会有魔障进行干扰破坏,面临前功尽弃的危险。

今义:后用来比喻取得一定成就后遇到的障碍会更大,也比喻正义终将战胜邪恶。也说魔高一尺,道高一丈。

道:正气。
高:等级在上的。
一尺:表度量。十寸为一尺。
魔:恶魔,邪恶。
一丈:一般作为量词使用,相当于十尺。

# 例句

1、在网络安全领域,往往道高一尺,魔高一丈,新的防护技术刚刚问世,黑客们就能迅速找到破解之法,因此,保持警惕和不断创新是保护信息安全的关键。
2、在网络安全领域,总是道高一尺,魔高一丈,黑客们不断研发出新的攻击手段,而安全专家们也不断提升防护技术,双方之间的较量永无止境。
3、在竞争激烈的商业世界中,常常上演着道高一尺,魔高一丈的戏码。每当一家企业推出创新的产品或服务,试图占据市场先机时,总会有竞争对手紧随其后,甚至以更加精妙的策略超越,让人不禁感叹于商业竞争的激烈与残酷。

# 成语故事

唐僧师徒西天取经,刚脱了通天河寒冰的灾难,又来到了一座高山前。这时唐僧腹中饥饿,要孙悟空化斋饭来吃,临走时,孙悟空用金箍棒在地上划了个圈,告诫师父千万不可出圈,以防奸妖,后来唐僧坐着脚冷,就走出圈子外走走,被金洞独角兕大王捉进洞去。孙悟空化斋回来,不见师父,便找到金洞,与独角兕大王大战三十回合,不分胜负。这时,独角兕大王抛出个白森森的圈子,叫声“着”,便把孙悟空的金箍棒套去了。悟空无奈,只得翻个筋斗逃命。这正是“道高一尺,魔高一丈”。后来,孙觉空请来太上老君,才把独角兕大王降服了。

# 近义词

强中更有强中手
佛高一尺,魔高一丈

# 反义词

魔高一尺,道高一丈

# 同义异形

佛高一尺,魔高一丈

# 出处

盖道高一寸,魔高一尺,百刻之中,尤当防护。

宋俞琰《古文参同契集解》卷末·下编释文

# 引证

1、而今更有个眼花错认了,弄出好些冤业因果来,理不清身子的,更为可骇可笑。正是:道高一尺。魔高一丈。冤业随身,终须还帐。

明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三六

2、风浪是意料中的事;所谓“道高一尺,魔高一丈”!他,吴荪甫,以及他的同志孙吉人他们,都是企业界身经百战的宿将,难道就怕了什么?

现代茅盾《子夜》

3、道高一尺,魔高一丈,愈进愈阻,永无止息。

清谭嗣同《仁学》四三

4、于是道高一尺,魔高一丈,事涉求新,辄生阻力。

近代梁启超《说动》

5、但是“道高一尺,魔高一丈”。政协决议、停战协定和整军方案的实施,是决不会顺利的。

现代周恩来《“四八”烈士永垂不朽》

6、况乎道高一尺,魔高一丈,怎能大着胆捉虎拿龙。

明香婴居士《麹头陀传·小引》

7、极欲做工夫时,却于纷纭酬酢中有可欲以乱之,此心或出或入,把持不定,惟恐退步,所谓道高一尺,魔高一丈是也。

清袁栋《书隐丛说·可欲不乱》

8、天心之仁爱中国而欲拯其祸也,其奈道高一尺,魔高一丈,有西太后那拉氏者,梗乎其间。

近代梁启超《中国积弱溯源论》

9、道高一尺魔高一丈,性乱情昏错认家。可恨法身无坐位,当时行动念头差。

明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五〇回

10、但他转头想到道高一尺,魔高一丈的魏强,想到刘魁胜在明、魏强在暗,又觉得满可以擒住他。

现代冯至《敌后武工队》第二六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