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:指品德高尚、行为端正的人。有时也用于反语,以讽刺外表道貌岸然,实质是假装正经、伪善的人。
古义:原来是指品行端正的人。
今义:现在多用来讽刺假装正经的人。
胤所悦者阘茸下辈,所恶者正人君子。人人悚惧,朝不保夕。
五代刘昫等《旧唐书·崔胤传》
1、宿怨执政不与已,乃日肆谗甚,与皇甫镈相附离,多中伤正人君子。
宋欧阳修等《新唐书·张宿传》
2、我来厦门,虽是为了暂避军阀官僚“正人君子”们的迫害,然而小半也在休息几时。
现代鲁迅《两地书》一二〇
3、然后知正人君子为国远虑,虽蓍龟弗若也。
宋真德秀《二吴公帖》
4、黄泉招客,悔不曾遇得正人君子,做个中流砥柱,早早激我回头也。
明末清初李渔《十二楼·归正楼》一回
5、我赞成寰中先生的高论。我也赞成郝老伯的不平。惟其郝老伯是正人君子,所以不平。
现代李劼人《大波》一部三章
6、偏执的弗罗特先生宣传了“精神分析”之后,许多正人君子的外套都被撕碎了。
现代鲁迅《华盖集·“碰壁”之余》
7、国难期间女人似乎也特别受难些。一些正人君子责备女人爱奢侈,不肯光顾国货。就是跳舞,肉感等等,凡是和女性有关的,都成了罪状。
现代瞿秋白《关于女人》
8、人被压迫了,为什么不斗争?正人君子者深怕这一着,于是大骂”偏激“之可恶。
现代鲁迅《三闲集·文艺与革命》
9、内容百分之九十九在痛骂他所怨恨的”正人君子“。
现代唐弢《文苑闲话》
10、愿陛下以宰相为股肱,以谏官为耳目,以正人君子为腹心。
清张廷玉等《明史·邹智传》
11、像这样的才是斯文骨肉朋友,有意气! 有肝胆! 相与了这样正人君子,也不枉了!也用于对伪善者的讽刺。
清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一四回
12、这顾提控不是贪财好色之人,乃是正人君子。
明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十五
13、这种情形,很使正人君子们愤慨,就给了他们一个徽号,叫做”愚民“。
现代鲁迅《集外集拾遗·上海所感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