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:形容非常小气,很少的钱也一定要计较。
比喻:也比喻气量狭小,很小的事也要计较。
事之以货宝,则货宝单而交不结;约信盟誓,则约定而畔无日;割国之锱铢以赂之,则割定而欲无厌。
战国荀子《荀子·富国》
1、先生造理精微,见于处事,权衡轻重,锱铢必较。
宋陈文蔚《陈克斋集·朱先生叙述》
2、就是族中支派,不论亲疏,但与他财利交关,锱铢必较,一些面情也没有的。
明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三十一
3、事急则钜万可捐,事平则锱铢必较。
清张廷玉等《明史·汤开远传》
4、然而这里对于教员的薪水,有时是锱铢必较的,离开学校十来天也想扣。
现代鲁迅《厦门通信》三
5、涉及个人,则睚眦必报,锱铢必较。
现代夏衍《论正规化》
6、些须银色小事,何必锱铢较量。
清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十一回
7、况你学业日进,发达有时,何苦锱铢较量,讨人便宜怎的。
明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四
8、而隐顺体势,参揣轻重,锱铢必较,曾一字之莫移。制诏之出,海内传诵,人皆以为得体。
宋王之望《祭綦内翰文》
9、冀得官者事例尽收之矣,事例已有成,则贾人之心锱铢必较,岂肯舍少就多?
明倪元璐《奉议输捐疏》
10、他觉得方丽清太狠太辣又太残忍,商人家出身的女儿的铜臭气息和锱铢必较的刻薄手段使他厌恶。
现代王火《战争和人》(一)卷四
11、地方官在百姓身上搜刮的时候,锱铢必较。
现代冯玉祥《我的生活》第五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