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,学习精妙成语,传承千年智慧

您当前的位置: 成语大全 >  成语“得心应手”详细解释

得心应手[dé xīn yìng shǒu]朗读

褒贬褒义 结构并列 组合abcd

# 基本释义

基本:谓心手相应,运用自如。形容技艺或学识炉火纯青,应用自如。也形容做事顺心如意。

得心:得于心,即心中所想。
应手:应于手,即手上相应而做。

# 易错

"得心应手"的"应"读yìng,是四声。

# 例句

1、这场球赛我们打得得心应手,轻松取胜。
2、王老师教学经验丰富,讲起课来得心应手

# 成语故事

春秋时期,有一天,齐国君主齐桓公坐在宫殿上读书,木匠轮扁在宫殿下面制作车轮。忽然,轮扁放下手中的工具,来到齐桓公面前问道:“请问您读的书里面讲的都是什么啊?”桓公说:“都是圣人说的话。”轮扁又问:“圣人还活着吗?”桓公回答说:“都已经死了。”轮扁又说道:“这样说来,您所读的,只不过是古人的糟粕而已。”齐桓公听了轮扁的这句话,很生气,他严厉地喝道:“我在这里读书,你这个车轮匠怎么敢口出狂言?你如果能把刚才说过的话讲出道理,我就饶了你,如果讲不出道理,我就处死你!”轮扁并未因为桓公发怒而害怕,他不慌不忙地说:“我是个制作车轮的人,现在就以我制作车轮这件事为例子来讲讲我的观点吧。轮笋作宽了,可能松动,牟轮不坚固;而太紧了,就滞涩,装不进去。只有不宽不紧,不大不小,才正合适,做起来顺手,符合心意,才能做出合格的车轮。我虽然说不出其中的道理,但是这里却有一定的技术和经验。我无法把这技术单靠嘴说教给我的儿子,我的儿子也不能只是听我讲就能把技术学到手。所以,我虽然快七十岁了,还是独自一人在这里制作车轮子。古人的技术和不可言传的道理,因为人死了而无法传授下来。所以,您现在所读的古人的书,只不过是古人的糟粕而已。”

# 近义词

如臂使指
心手相应
游刃有余
运用自如
驾轻就熟
挥洒自如
轻车熟路
熟能生巧
庖丁解牛
操纵自如
目送手挥
轻而易举
左右逢源
随心所欲

# 反义词

力不从心
心余力绌
力有未逮
力所不及
无能为力
心有余而力不足
不文不武
进退维谷

# 同义异形

心手相应

# 出处

斫轮,徐则甘而不固,疾则苦而不入。不徐不疾,得之于手而应于心,口不能言,有数存焉于其间。

战国庄子及后学《庄子·天道》

# 引证

1、取道致远而气力有馀,诚得其术也。得之于衔,应之于辔;得之于辔,应之于手;得之于手,应之于心。

宋《列子·汤问》

2、他人呕心捻髭,钩章棘句,营度甚苦,而侯(徐伯东)得手应心,易易如此。

宋刘克庄《后村全集·一一O·徐总管丽山堂诗跋》

3、至于张公,骨气奇伟,师模宏远,岂惟六法精备,实亦万类皆妙,千变万化,诡状殊形,经诸目,运诸掌,得之心,应之手。

唐张彦远《历代名画记七·张僧繇》

4、余家所藏摩诘画《袁安卧雪图》,有雪中芭蕉。此乃得心应手,意到便成,故其理入神,迥得天意。

宋沈括《梦溪笔谈·书画》

5、阅历益久,锻炼益深,气足则调自振,意深则味有馀,得心应手,几于无一字不稳惬。

清赵翼《瓯北诗话·一O·查初白诗·一》

6、即使这些都做到了,还不能说在写作时就一定十分得心应手。

当代秦牧《艺海拾贝·在词汇的海洋中》

7、得手应心,奚事揣摩之计;入经出传,耻为孟浪之谈。

明吴承恩《寿王可斋七帙障词》

8、故蔡邕闻弦而知杀心,锺子听弦而知流水,师旷听弦而识《南风》之不竞,盖自然之道,得手应心,其妙固若此也。

明李贽《读史·琴赋》

9、有办法,而且办法颇多的角色,自可得心应手,扶摇直上。

现代茅盾《“雾重庆”拾零》

10、不论是冷占国还是胡万通,都没能瞒过他的眼睛,他到部里以后再指挥起这个厂来,仍然会得心应手。

当代蒋子龙《拜年》

11、无弦上人承其衣钵,恪遵而慎操之,即一弹一曲,得心应手。

明黄凤翔《摩诃庵听琴诗序》

12、在圈子里呆着,要训练有素,把形体语言面部语言调整到得心应手的状态,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

当代阎真《沧浪之水》五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