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:违背公家或公众的利益而为自己谋求好处。
其民下有知州县官人政治苛刻、侵害百姓、背公徇私、不便于民者,宜听诣朝堂封奏,庶乎四聪以达,天下无冤。
唐魏征等《隋书·炀帝纪上》
1、使长吏与试官精加询察,依格考定,必得学行兼备、名实相副为众所推者,即许解送,如有背公徇私、去留不允者,并许论告,即行推劾论罪。
宋沈遘《代人奏请更定科场约束状》
2、诸臣宜祓出前愆,共维新政。若溺于故习,背公徇私,获罪祖宗,朕不敢赦。
清张廷玉等《明史·神宗纪一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