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,学习精妙成语,传承千年智慧

您当前的位置: 成语大全 >  成语“沐猴衣冠”详细解释

沐猴衣冠[mù hóu yī guān]朗读

褒贬贬义 结构并列 组合abcd

# 基本释义

基本:常用来讽刺投靠恶势力窃据权位的人。

比喻:比喻虚有其表,形同傀儡。

沐猴:猕猴。
衣冠:穿衣戴冠。

# 提示

含讽刺意。

# 例句

1、他虽然表面上装得温文尔雅,但内心却充满了贪婪和欲望,真是沐猴衣冠,难掩其真实面目。

# 成语故事

根据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的记载,秦朝末年,天下陷入混乱。刘邦攻占了咸阳城后,因自觉实力不如项羽,便主动将这座城池让给了项羽。然而,项羽进城后,却无视城中百姓的安危,大肆烧杀抢掠,完全没有展现出一位君王的应有之仪。 有人曾劝说项羽在咸阳建都,以稳定局势。但项羽看着已经残破不堪的秦宫,心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,最终决定返回东方。当这个消息传开后,有人私下里讥讽道:“人们常说楚人像猴子戴帽子一样,外表看似人,实则不然。如今看来,果然如此。”这句话的意思是,楚人就像猕猴戴上了人的帽子,虽然外表看似人,但本质上还是猴子的习性,名不虚传。 项羽听闻这样的讥讽后,愤怒至极,下令将那位劝说者烹杀。自此以后,“沐猴衣冠”、“沐猴冠冕”、“沐猴而冠”等成语便流传开来,用来形容那些虚有其表、得意忘形的人,或者讽刺那些愚昧无知、性情暴躁的人。这些成语都源于项羽的这一行为,成为了后世对这类人的生动描绘。

# 近义词

沐猴而冠

# 同义异形

沐猴而冠

# 出处

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,果然。

西汉司马迁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

# 引证

1、你这等人,乃沐猴衣冠之辈,马牛襟裾之材。

元佚名《十探子》第二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