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祥驿站成语大全 探索中华文化瑰宝,学习精妙成语,传承千年智慧

您当前的位置: 成语大全 >  成语“耳闻目睹”详细解释

耳闻目睹[ěr wén mù dǔ]朗读

褒贬中性 结构并列 组合abcd

# 基本释义

基本:亲耳听到,亲眼看见。

古义:原作亲自听说,亲眼看见。

今义:后多含强调所闻所见直接通过自己的耳目义。

耳闻:听说。
目睹:亲眼看到。

# 提示

用于亲眼所见。

# 例句

1、赶来参加战斗的人们,耳闻目睹张楼以东以西的情况,更深刻的体会到坚持的意义。
2、他以在中国三个月期间亲自耳闻目睹的情况,说明中国人民热爱和平,中国是个真正要求世界和平的国家。

# 成语故事

有一次,齐国的匡章,来向孟子请教,他说:“我国的陈仲子可以称得上是个廉士吗?他住在於陵的时候,有三天没有东西吃。耳朵聋了,眼也花了;他晓得井旁边有棵李树,上面结了不少果子,已被螬虫吃掉一半了,于是用两手脚爬过去吃那李子, 吃了三口, 神气渐渐回复, 耳也听得见了,眼也看得见了。”孟子说:“象陈仲子这样算是廉士的话, 这种操守只有泥土里的蚯蚓才能做到。”

# 近义词

所见所闻
耳濡目染
耳闻目染
亲眼所见

# 反义词

道听途说
捕风捉影
闭目塞听
附耳射声

# 同义异形

耳闻目击
目击耳闻
目见耳闻

# 出处

夫耳闻之不如目见之,目见之不如足践之。

汉刘向《说苑·政理》

# 引证

1、夫信谤之征,有如影响;耳闻目见,其事已多。

北齐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归心》

2、朝鲜人士岁觐京国,耳闻目睹,所得尤深。

明严从简《殊域周咨录》卷一

3、但就我们耳闻目睹,遍地惨象,我国凡事落后,这件事决不落后,殆可断言。

现代邹韬奋《剩余的孩子》

4、我主要是想通过报纸揭露黑暗,主持正义,改良社会,所以写我耳闻目睹的事实,从不编造。

当代张友渔《报人生涯三十年》

5、使之耳闻目睹,渐熟征战,秋出春归,不恋乡土,岁月积久,习以为常。

宋刘子翚《南兵札子》

6、吴为东南都会,声明文物之盛,耳闻目睹者,不可胜纪矣。

明郑真《萍轩记》

7、搬演何须定古人,耳闻目睹已纷纶。

清江左樵子《樵史通俗演义》二回

8、其间耳闻目睹的所谓国家大事,算起来也很不少。

现代鲁迅《呐喊·一件小事》

9、在“北新”看的一些新书和洋学堂里耳闻目睹的种种现象,使我的头脑里有了反帝的意识。

现代萧乾《一本褪色的相册》九

10、口说不如身逢,耳闻不如目睹。

北宋司马光《资治通鉴·唐纪睿宗景云二年》